- 作者简介 -
孙慈姗,北京市第十三中学2014届毕业生。201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硕士读书期间曾获北京大学方正奖学金、光华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科研奖等奖项,并获北京大学2018届、2021届优秀毕业生称号。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2019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前些日子重温经典电影《牧马人》(1982),意外地发现了母校的影像。那是电影中男主人公的父亲度过青春岁月的地方。漂泊异域多年,归来半老的游子也有他心心念念的所在。随着镜头推进,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小胡同里朱红色的大门,以及清晰的白底黑字“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牧马人》剧照
从校门到内景,我不无惊讶地发现,隔着三十多年的时间,非但院落的整体布局,便连地板上的砖、甬道旁的花,都还是我所见到的样子。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只看一点,也就能顺着展开去,角角落落都想得周全。电影中,学校的花匠师傅指向另一进院子:“这是新建的教学楼。”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它已经是更新更好的楼了,只是高度大约没变,在它旁边,还有了设备齐全的实验楼。
《牧马人》剧照
新式建筑与古朴的雕梁画栋交相掩映,共同穿织成我高中三年学习生活的美好底色。路痴如我,这个院子大约是我唯一自信“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的地方。而对一处空间如此深刻鲜活的记忆,总与这空间中的人和事不可分割。
一
印象最深的是我的老师们。十余年的学习生涯,有幸遇到过不少良师。而在十三中读书的日子里,我相信我遇到了最认真、最负责、对待学生和工作最为真诚的老师。他们的教育和引导悄然改变着我的人生轨迹。在知识的传授之外,是他们让我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这样说并非没有根据。从最为直观的数据上看,我以中考将近西城区三千名的排位勉强进入十三中。而在三年后的高考中,我的名次是西城区第九。这也是我毕业很久后才知道的事了,其实从进入高中起,没有人提起过我的排名,也从没有老师用些许异样的目光看待过我这个一开始就“落后”的学生。相反是我的老师告诉我,过去怎样都不重要,关键是你现在在做什么,你将来想要成为什么样子。
现在想来,初中时学习上遭遇的困难半是因为没有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半是对自己毫无信心,也缺乏前进的动力。而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坚定的信念和能够让自己持之以恒不畏艰难的力量,都是我在十三中老师们日复一日的鼓励、指引与悉心教导中逐渐建立的。比如从小到大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在刚进入高中的导言课上,数学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数学学科的特色和重要的思维模式,意在使大家了解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任务和思路。通过一些并不复杂而带有生活气息的问题,老师让我们知道了数学学科的很多基本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函数方程、转化划归、分类讨论……这些都为接下来逐步深入的学习乃至难题的解答奠定了基础。当然,在由浅入深、步步坚实的学习进程里,每个人也难免会遇不同的困境。记得高一第二学期和高三一开始分别学习和复习到我最为头痛的立体几何部分时,居高不下的错题率和超出平时作业时间几倍的解题时长曾让我倍感绝望。我的两位数学老师都很快发现了我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我进行了前后十数小时的耐心辅导。时至今日,具体的解题思路我已然忘记,只还清晰地记得老师们不知从哪里找来的许许多多几何模型和经典例题,办公室里风吹过试卷时的响动,还有桌子上她们放冷了的午餐。曾经以为只是我太幸运遇到了学校里的好老师,后来偶然看到知乎上“在北京十三中就读是怎样一种体验”这一问题之下校友们动情的回答,才发现原来十三中的老师们都是这样的尽职尽责,以诚待人。
在我的印象里,这里的老师们对学生严格要求却并不生硬教条,他们注重成绩的提升与高考动向,亦更关注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长远发展。也是他们让我明白,老师对学生有教导之责,更有感化之力。所谓润物细无声,大抵如是。在很多艰难的时候,我们愿意选择坚持,选择担当,选择努力做事善待他人,是因为在我们懵懂的成长时代,经历着师长的这般言传身教,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用心,亦想把这些美好的品行传递给更多的人。
课间答疑
二
记得我们文科班的班主任曾和我谈起自己管理班级的思路,认为塑造良好的氛围尤为重要。老师希望为学生们把握方向、创造环境,进而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也都能获得合乎自身特性的良好发展。这位老师的教学和管理智慧让我印象深刻,而最为触动我的大约是老师对学习生活环境的细致关注。比起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校园学习与文化氛围这样的“软实力”对学子们的影响或许更为内在深远。
在这个古建小院中的学习生活时光,现在想来竟颇像一段温馨诗意的梦境。红墙碧草交互映照,每一进院落都仿佛别有洞天:阅览室、食堂、美术教室、花房琴房,还有曲曲折折的回廊可供天气好时在户外读书或与好友课间闲谈。冬天的飞雪夏日的阳光,亦或是高三晚自习后清冷的月色,落在这院子里都是格外的宁和可爱,让人心静,甚至也都添了几分学术的气息。也有校友不无骄傲地宣称这里是整个星球最美的中学,听说还曾引来想要一较高下的外校学子。其实,十三中的学生们珍视这校园的美,是因为这里提供着滋润我们生命的养料。我们就好比校园里那一棵棵大树,在这里一同生长繁荣,枝叶相触。与那树木不同的是,我们终将离开这里走向四方。但只是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度过几年青春时光,便已是格外的幸运。
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不单得益于校园环境,更有赖于老师同学们的共同创造,这也是十三中为我留下格外深刻印象的缘由。在这里,我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周围同学勤勉上进的热情,某种充盈在教室间的上升的动力与希望。同学们的良性竞争与相互激励让我们收获了理想的成绩,更拥有了一段段真挚的友情。无论是课堂上的奋笔疾书还是学习小组中的热烈讨论,都不曾让我觉出疲倦,因为知道大家是在一块儿的,一起努力、一起进步。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并不孤独。
大约也只有在十三中,我才见识过大家聚在楼道窗台边讨论问题、成群结队去老师办公室答疑的盛况。在一次文科班外出游学时,大家的求知热情甚至让当地导游震撼,他反复和我们感叹,从没见过这么好学的学生。
是十三中让我第一次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美妙。
校园开放日师生合影(作者为前排左二)
三
2014年6月我从这里毕业,最后一次以在校生的身份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大概是领取高考成绩,拿着成绩单迈出这个院子,我知道我又要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了。那么,一切都过去了吗?
大学的学习方式和节奏与高中差异诸多。在人才聚集的名校,我亦曾倍感压力,一度迷茫。值得庆幸的是,正是这些经历让我逐渐明白,我与十三中的联系并未成为过去。这所学校带给我的温情、老师们教会我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思路、昔日同窗并肩奋斗的情谊,一直都以“现在时”的形式作用于我离开高中后的学习生活。现在想来,进入大学后我对自主学习状态的调整把握,以及因调整得当而取得的些许成绩,直到后来寻找到自己真心热爱的专业并愿意为之付出真诚而长久的努力,这大约都与我在高中阶段习得的知识、态度和信念息息相关。
作者本科毕业照
记得在高中数学的最后一节课上,数学老师对我们说,目前我们接触到最难的数学题也不过是处理两个变量,但人生道路上的变量远比函数方程复杂得多。希望你们学会面对,尤其不要忘记在高中处理数学难题时的耐心、细心和理性。时间愈久,愈能体会到这番话的深意。生活的参数和变量颇多,我们也不能完全把握,但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我们都可以尽自己所能,无愧于心。我们都会记得在那些郁热的下午,在与老师一起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所获得的那份韧性而持久的力量。
去年适逢母校建校九十周年庆典,我们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多年不见,大家的生活轨迹早已从当初交汇的一点伸向四面八方,或许再过些年,也会有“称名忆旧容”的场景吧。但我们都知道,有些情分与默契不曾改变。班主任老师握住我们的手依旧温热,同学们也仍能在忆起昔日趣事时捧腹。宇宙中生命的联结就是这样神奇,有时候,一双手在另一双手上留下的热度,一群人相遇时的笑影,便足以照亮彼此前行。
建校90周年庆典2014届部分师生合影(作者为后排右三)
最后,借用北京大学中文系写给2020届毕业生的话:“别忘了这里的情深意重,但不要回头,大步向前。”我想,这也是所有曾给予我们温暖和动力的地方对我们的期望吧。在十三中所收获的一切指引着我努力向前,而今天的回头,是希望有更多人看到这个闪闪发光的地方,希望我的师友、我的母校和她未来的学子们也能勇敢前进,收获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