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农历乙巳 蛇年 清明

教学研究 | 以科技赋能教育,开启智慧校园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3/24 15:20:00 访问次数:11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根据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政策要求,以智助学正逐步改变传统教研模式。面对"如何让课堂更高效""如何让课后落实更精准"两大核心命题,作为首批入选北京市人工智能应用试点校,以及北师大"AI+循证教研赋能双新落地"联盟成员单位与西城区智慧教研基地,我校通过"数据驱动精准教研+智能技术场景落地"双轮驱动,构建"感知-分析-决策-改进"的教学闭环,实现课堂效率提升、作业针对性增强。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到课后巩固,形成"靶向诊断-动态优化-持续追踪"的精准闭环,让学习更高效、教学更精准、校园更温暖。





  基于70份教师问卷有效样本的调研数据表明,超过87%的教师认为"数智助学"显著提升教学效果,特别是在互动课堂、课堂分析报告、作业批改与反馈功能等方面,数智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可。这些工具不仅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还为教师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帮助其更好地优化教学策略。

课堂篇:智慧互动,让课堂更直观





  智慧笔的互动课堂:一方面,老师可借助智慧笔技术,将学生书写在对应学案上的内容实时投射至大屏幕,并当场进行圈画批注,督促学生即时订正,实现教学反馈的零延迟。另一方面,通过选择题互动卡功能,教师可同步获取学生选择题作答的实时数据,包括各选项选择人数分布、具体名单及正确率统计,为课堂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此外,智慧笔系统内置的随机点名、倒计时等互动工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将传统教学中隐性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过程转化为可视化的课堂呈现,增强教学过程的透明度和趣味性。







  课前环节,教师依托AI智能助手可一键生成智能听说练习,学生借助晨读智能带读功能开展个性化预习,通过AI语音评测即时获得发音反馈,有效提升预习质量。课中阶段,AI系统实时采集学生答题数据,构建动态学习画像,精准定位班级共性难点与个人薄弱点,并触发智能互动机制——如情景对话模拟、即时语音评价等,使课堂兼具知识密度与趣味体验。课后环节,AI自动完成多维度的听说能力评估,生成包含发音准确度、语调自然度、语义完整度等指标的个性化报告,同时支持全真模拟中考听说考试流程,为学生提供精准的能力提升路径。该智能化听说教学系统通过全流程数据采集与分析,构建"教-学-评-练"闭环,以科技赋能实现英语听说教学的个性化、精准化与高效化转型。

课后篇:精准辅导,让学习更高效





  在检测环节,学生使用智慧笔作答时,系统全程记录每道题的起止时间、书写轨迹与过程数据,形成完整的作答行为图谱。教师批阅时可实时调取这些数据,系统同步生成班级正答率统计,精准定位高频错题。针对典型问题,教师利用智慧笔座录制微课讲解视频,通过AI算法智能匹配推送至相关学生的个人学习空间,实现"以题找人"的精准辅导。系统定期自动归集班级共性错题与学生个性错题,生成分层错题本——班级错题本用于教师设计专项训练,个性化错题本则推送给学生端,支持下载打印进行针对性巩固练习。学生回家后可通过客户端访问专属错题库,系统会基于错题类型智能推荐相似题型,形成"学习-测评-诊断-提升"的良性循环。依托智慧笔系统的错题管理、个性化推送及订正反馈机制,教师得以突破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构建"教-练-测-辅"一体化的智慧教学模式,既破解了个性化答疑难题,又为"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地提供了技术支撑。

课后篇:精准辅导,让学习更高效





  语文课堂中,教师运用生成式AI作文批改系统发布议论文写作任务。学生提交作文后,系统即时启动多维分析引擎,从审题立意、论点聚焦、论据选用、逻辑架构、语言表达、细节描写等六大维度进行智能评估。除生成总分外,系统更针对每个维度提供具体提升建议,如审题偏差预警、中心论点优化方案、论证逻辑可视化导图等,形成个性化的《作文诊断与提升报告》。该报告不仅标注问题所在,更通过案例示范、修辞库推荐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改进路径。学生可依据报告中的逐项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片段修改专项训练,在日常练习中实现写作能力的螺旋式提升。这种AI辅助的精准批改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反馈滞后、指导缺乏针对性的痛点,助力学生在高频次、高质量的写作训练中稳固提升语文素养。

数据驱动:让教学更科学









  我校已部署17套智能云录课设备,累计生成260余节沉浸式云课堂资源,构建起"预约-录制-分析"全流程自动化录课体系。核心搭载的"AI课堂分析系统"具备三重智能分析模块:其一,通过多模态数据采集引擎,实时捕捉课堂音视频流与学生行为轨迹;其二,运用姿态识别算法分析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估学习投入度,构建多维学习行为模型;其三,课后自动生成包含课堂互动热力图、知识掌握曲线、教学节奏建议的《课堂质量分析报告》,为教师教学优化提供数据支撑。该系统不仅实现课堂观察智能化转型,更通过精准的教学反馈机制,助力教师打造"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

学生感受:

  我们从小学六年级开始使用智慧笔,现在升入了初中,智慧笔在更多场景中被使用,也更易于操作。我认为,智慧笔对我们帮助很大,它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便于老师们在课堂上对我们的笔记和作业时时关注和检查,及时对我们提出修改和指导,方便我们查漏补缺。现在智慧笔主要运用在课堂上,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实现家校联网,更近一步加强我们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此外,也可以增加智慧笔的使用范围和功能,例如,增加多学科知识的汇总和分析帮助我们巩固知识,增加知识扩充查询功能引导我们自主学习,也可以增加音频、声频等更多界面丰富我们的学习途径和方式方法。

——初一4班 蔡润华

  AI英语听说这种高科技型产品很好用,练习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全面练习我们各方面的能力。课堂上同学们用手柄作答,操作简便快捷,打分也很迅速,可以很快的了解每位同学的优势与不足,让我们在学习上更进一步。期待有更多高科技产品进入校园。

——初一7班 张禾

  AI作文批改让我更直观地意识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文章结构及句型方面的建议可以帮助我提升作文中的文笔,就是对于字的识别仍需要继续提高。

——初二8班 石家瑞

智慧校园:让教育看见每一个生命的可能

  13中未来校园正被科技温柔重塑,智能化应用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教育场域。走廊里,新一代答疑机器人将化身"思维诊疗师",不仅能解析数学题,更能通过对话捕捉学生的认知断点,生成动态错题图谱。这些鲜活的学情数据将直抵教研组案头,转化为校本课程的升级密码。
  运动场上演着更生动的变革。智慧大屏与体感手环构建的数字孪生系统,将跳绳的轻盈、奔跑的脉搏、体式的精准都转化为可视化的成长曲线。AI运动报告如私人健康顾问,同步家长端形成家校共育闭环,用科学干预托起青少年强健的体魄。
  这不仅是技术的赋能,更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当算法能读懂学生的困惑,当数据能丈量成长的维度,冰冷的科技便拥有了人文的温度。它让课堂从"批量生产"走向"私人订制",让教育从经验主义迈向精准施策。
  我们正在用科技撰写这样的教育诗篇:在这里,每个心跳都被“听见”,每份努力都被珍藏,每段成长都被精准导航。这不是未来主义的乌托邦,而是正在发生的温暖现实——智慧校园正在重新定义教育的边界,让"看见"每个人成为可能,让成就每个人生成为必然。

图文:唐京燕
编辑:李秀余
审核:吴春会
签发:唐挈
推荐】【字体: 】【打印】【关闭
本站总访问量:1256983人次 | 最高峰6153人在线 | 当前有78人在线 | 网站地图 | 管理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联系我们:56876807
京ICP备2020035690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913号 | 本站支持IPv6访问 | 技术支持:智慧创星